发现孩子有矮小症倾向应立即就医。22岁时身高只有130厘米
全国矮小人士联谊会上的魏泽洋,1.71米的他是个阳光帅小伙。谁也无法想象魏泽洋22岁,大学刚毕业时,还是个身高只有1米3的矮小患者。当时去检查,医生发现他的骨龄只有16岁,还有很大的生长空间。之后,魏泽洋开始接受治疗,几年下来,身高迅速增长,从矮小人变为正常人。
刘豪就没那么幸运了,20岁的他,身高只有1米42。“我最大的遗憾,就是错过了最佳干预期。”刘豪三岁时,身高与同龄孩子就有明显差距,但一直被认为是营养不良,直到17岁才被确诊为矮小症,这时骨骺闭合已错过了治疗期。
重庆矮小患者治疗率不足5%
经测算,我市15岁以下的生长发育迟缓者高达4.5万人左右,但治疗率却不足5%。“90%以上的矮小儿童都存在自卑、抑郁等心理障碍,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厌学。”
专家强调: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。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,小于47厘米则提示宫内生长迟缓;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,第二年增长15到17厘米,第三年至青春期开始,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到7厘米,青春期每年增长8到17厘米,持续两三年。
“如果三岁以前,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,三岁到青春期以前,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,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.5厘米时,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,应及时就医。”
矮小的孩子三岁就应开始干预
“生活中,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,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,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,可怀疑为生长发育迟缓。”戴明娟建议,至少每三个月给孩子定点、定时量一次身高;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;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2时睡觉,并睡足9小时以上;少喝碳酸饮料,少吃西式快餐、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;让孩子每天花1小时进行跳绳、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跑步等运动;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,不要习惯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。
“一般来说,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,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,骨骺线就已经闭合,失去长高的机会了。”专家提醒,儿童矮小需要做到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、早治疗”,3岁到17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期。只要干预及时,孩子一般都可以达到遗传身高。
【温馨提示】实际情况中,每个孩子的长高障碍各有不同,要在科学检测基础上,全面分析孩子的状况、准确判断孩子身高不理想的障碍,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,同时,在专家指导与孩子的积极配合下,才能让孩子科学长高。
矮小助长技术——★生长肽激活增高疗法★
步骤一、HDA数字化骨骼扫描系统,科学检测增高潜能
步骤二、PPC准分子激活仪,重启骨骺线,激活生长原动力
步骤三、“生长肽增高元素”补充增高所需营养,修复生长基因链
温馨提醒:拨打24小时增高热线:023-67283288,可咨询专家更多问题。